世界要闻:市中区建成枣庄市首批10家医保镇街基层分中心
大众网记者 张钟雯 枣庄报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27日,枣庄市市中区“打造‘满意医保’守护全民健康”新闻发布会在区融媒体中心召开。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市中区建成枣庄市首批10家医保镇街基层分中心,把医保服务真正送到群众家门口;另外,市中区还将医保服务延伸至银行端,全区范围内建设银行9个网点全部实现12项高频医保业务“自助办”,真正实现“进一家门,办两家事”。市中区医保局、区医疗保险事业中心及相关科室,龙山路街道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上,市中区医保局副局长龙伟介绍了今年以来市中区医疗保障工作开展情况。医疗保障涉及千家万户,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因此,医疗保障工作是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热点,也是新闻媒体镜头汇聚的焦点。市中区医疗保障局自2019年成立以来,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利益为中心、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按照“保基本、惠民生、促改革”的基本思路,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切实增强全区40余万参保群众医疗保障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医疗保障服务网络更加健全
一是延伸基层分中心建设。市中区高度重视医疗保障基层基础建设,在区-镇(街)-村(居)“三级”医保经办服务的基础上,持续探索服务乡村振兴医保新模式,综合考虑人口分布、地理位置、道路交通等因素,投资40余万元,建成枣庄市首批10家医保镇街基层分中心,兜牢做实医保基层经办服务,把医保服务真正送到群众家门口。二是搭建医企合作新平台。在全市率先建立7个企业医保工作站点,大力推进服务事项、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三个下沉”,以改进医保办事体验为目标,积极推动服务关口前移,有效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米”,增强企业和参保职工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三是创新医银合作新模式。将医保服务延伸至银行端,全区范围内建设银行9个网点全部实现12项高频医保业务“自助办”,真正实现“进一家门,办两家事”。四是推进优质服务精细化。医保服务大厅全力推行综合柜员制,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在全市率先设立医保系统“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推出“午间不断档·全年不打烊”模式,有效破除阻碍群众办事的隐形壁垒,进一步方便群众办理医保业务,有力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医疗保障待遇水平逐步提升
一是强化三重制度综合保障。切实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保障功能,梯次减轻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成员等困难群众重大疾病医疗费用负担,及时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贫返贫。对重点救助对象实行“一站式”结算,医疗救助落实率100%。2023年起,将各类医保帮扶对象医疗救助、再救助年度总限额提高到5万元。同步建立因病致贫重病患者依申请救助机制。二是建立职工医保普通门诊保障机制。自2022年12月起,参加市中区职工基本医保且正常享受医保待遇的人员(含退休人员),在一级及以下、二级、三级定点医疗机构起付标准分别为200元、400元、800元,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为1500元。三是规范门诊慢病管理制度。自2023年3月1日起,统一全市居民门诊慢特病病种和认定标准,达到基础病种48种和单独支付病种18种。自4月开始,在区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申请门诊慢特病,无需提供纸质申办材料,可网上全程办理。“两病”参保患者在二级及以下定点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发生的降血压、降血糖药品费用,不设起付标准,政策范围内基金支付比例提高至70%。四是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工作。在实现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基础上,探索开展居民长期护理保险业务。今年,市中区成功申报全省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建设工作,并于6月底正式启动,这标志着市中区在解决失能人员护理难题和家庭经济负担等问题上,又迈出重要一步。
医疗保障服务能力稳步提高
一是推行简化办。全面取消省内办理异地就医备案证明材料,省外就医实行承诺备案制;在全区医保经办服务窗口设立“大额医保费用绿色通道”,对于医药费用总额超过5万元的报销申请,由原来的9个工作日结算缩短为3个工作日办结,大大提高了群众对医保工作的满意度。二是推行联网办。在实现市中区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定点医疗机构生育医疗费用联网结算的基础上,在区妇保院开展生育津贴联网结算试点;实现意外伤害住院报销业务全流程信息化,备案审核后,出院即可直接联网报销。三是推行掌上办。推广互联网、手机APP、“市中智慧医保”小程序等多渠道经办服务平台,实现人员增减、医保关系转移、转诊转院、异地就医备案等23项经办业务实现网上办理,网办事项达到100%,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不断提高。四是推行脱卡办。市中区5家二级定点医疗机构、6家乡镇卫生院实现医保电子凭证全流程应用,定点医药机构全部支持扫码就医购药;市中区妇保院在枣庄市二级医院中率先通过国家移动支付正式环境验收,真正实现“一码在手,医保无忧”。
新形势赋予了医疗保障工作新任务,下一步,市中区医保局将以“重点工作突破年”为抓手,锚定“事争一流、再创辉煌”目标,以“我就是市中”的责任担当,创新工作思路,拓宽服务路径,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医保的“温度”、幸福的“热度”,努力交出一份优异的“满意医保”答卷。
随后,与会领导回答记者提问。
1、请问居民长期护理保险什么时候启动?哪些人可以申请?护理待遇及标准是什么?
市中区医疗保险事业中心主任孙思华在回答记者关于“居民长期护理保险什么时候启动?哪些人可以申请?护理待遇及标准是什么”的问题时说,长期护理保险被称为社保“第六险”,是为长期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市中区作为枣庄市首批居民长护险试点,于6月底正式启动。
居民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标准暂定为每人每年40元,个人仅需承担10元,其余由统筹基金和财政补助等按比例合理分担,按年度筹资。试点期间参保人员个人暂不缴费,从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中划拨。市级财政对试点区(市)给予适当财政补贴。
参保人员因年老、疾病、意外等原因导致人体某些功能全部或部分丧失,经医疗机构规范诊疗、失能状态持续3个月以上,预期达6个月以上,可以申请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享受待遇的参保人员可根据需求,可以选择医疗专护、机构护理和居家护理任一形式。一是医疗专护。参保人员在一、二、三级协议医疗机构接受医疗专护的,基金支付比例分别为75%、70%和65%,每床日支付限额为30元、45元和60元。医保帮扶对象基金支付比例提高5%,每床日支付限额提高5元。二是机构护理。参保人员在协议服务机构接受机构护理服务的,基金支付比例为70%,每床日支付限额为30元。医保帮扶对象基金支付比例提高5%,每床日支付限额提高5元。三是居家护理。接受居家上门护理的参保人员,基金每床日支付限额为20元,医保帮扶对象每床日支付限额提高3元;接受居家自主护理的参保人员,基金月支付护理补贴300元,医保帮扶对象提高50元。
2、请问“两病”报销比例多少?报销上限多少?
区医疗保险事业中心待遇审核科科员凌晓波:“两病”是指高血压和糖尿病。自2023年3月1日起,“两病”参保患者在二级及以下定点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发生的降血压、降血糖药品费用,不设起付标准,政策范围内基金支付比例由之前的60%提高至70%。一个自然年度内,单独患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患者最高支付限额为300元,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以及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患者最高支付限额为600元。
3、异地就医需要办理备案吗?如何办理异地就医备案?
区医疗保险事业中心待遇审核科科员凌晓波:今年起,市中区全面取消了省内异地临时外出就医人员的备案手续,取消了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等级和家数的限制,但跨省异地就医人员和省内异地长期居住人员仍需备案,参保人就医时可持医保卡(医保电子凭证)直接联网结算。补办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的,按国家备案规定执行,备案起始日期自补办备案之日最多可往前提前5日;补办临时外出就医备案的,备案起始日期不受限制。
办理途径:(1)掌上办理:跨省异地就医参保人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 APP-异地备案-异地就医备案申请”自助办理备案或者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微信小程序;省内异地就医可通过支付宝或微信小程序中搜索“枣庄医保”办理,办理进度、是否审核通过可以通过“枣庄医保”“国家医保服务平台”查询。(2)现场办理:通过各级医保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办理异地就医备案。
4、请介绍一下龙山路街道推进基层医疗保障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
龙山路街道党工委委员陈慧:在回答记者关于“龙山路街道推进基层医疗保障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工作开展情况”的问题时说,龙山路街道地处市中北部老城区,下辖8个城市社区,总人口4.2万人。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医保局的关心支持帮助下,街道聚焦群众满意度提升,着力加强基层医疗保障经办体系建设,持续擦亮“向前一步走 满意在龙山”为民服务品牌,让参保群众就近享受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
完善设施建设,打造医保经办“新高地”。龙山路街道投资150余万元新建了400多平方米的街道便民服务大厅,高标准打造了街道医疗保障工作站,已于今年2月揭牌使用。医疗保障工作站经办服务区域相对独立、功能更加齐全,设有政策宣传区、便民服务区、表格填写区、自助饮水区、爱心母婴室,配有医保自助服务机、多媒体宣传大屏、办公电脑、打复印一体机等硬件设施,并接入了医保信息系统数据专网和政务服务系统经办外网,实现与区级政务大厅同质化办理。同时,高标准打造了辛庄社区医保分中心,配齐了电脑、高拍仪、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从地面、桌面、墙面多角度增设医保元素,确保群众“找得到、看得见、办得了”,营造温馨舒适的服务环境,增强群众对医保的认知度。
强化能力建设,增强一线队伍“战斗力”。高素质人员队伍,是优质医保服务的根本保障。为适应居民群众日益增加的医保服务需求,街道不断强化医疗保障专职服务队伍建设,医疗保障工作站明确2名专职人员、每个社区明确1名医保信息员,专门负责医保经办工作,真正完善“街道—社区”医保管理服务队伍两级架构,确保医保业务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同时,注重加强业务培训,今年以来,已组织开展相关业务培训6场,街道、社区两级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切实把医保经办队伍打造成医保政策“宣传员”、意见“收集员”、群众“服务员”。此外,通过全面落实“好差评”制度,倒逼经办人员不断提高办事效能,有力提升了医保经办服务的能力水平。
细化暖心服务,争做人民群众“贴心人”。始终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群众申请经办事项实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办理,全面落实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工作制度,切实为群众提供贴心暖心的办事体验。同时,持续规范、完善服务指南和一次性告知单,确保群众办事咨询“一看就会”“一问就懂”“最多跑一次”,通过线上咨询、电话办理等方式争取“一次不用跑”。
下一步,龙山路街道将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创新管理方式、强化能力建设,持续提高医保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水平,积极构建街道“15分钟医保服务圈”,激活医保服务的“神经末梢”,全面提升广大群众医疗保障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标签: